--> WFU
  • 別當正常的傻瓜讀後感─看看你有多不理性

       自從一陣子以前幸運地在書店裡與「誰說人是理性的?」相遇,我就開始對於行為經濟學、行為財務學這方面的書籍感興趣。「別當正常的傻瓜」同樣也是探討人的種種不理性,在深度上稍為輸給了前者,不過在趣味度上卻別有一番自己的特色。最特別的是書中常常穿插有趣的測驗題讓讀者做,也讓讀者自己體會自己有多麼不理性,例如探討心理帳戶時提到的例子:

    情況一: 你去澳門承接一個專案,在專案結束後你賺了十萬元,此時朋友說: 「既然都來到澳門了,不去賭場太可惜了!」他邀請你去附近有名的賭場玩二十一點,你會去嗎?

    情況二: 你去澳門旅油時,在澳門賽馬場賭贏了一百萬元,此時朋友邀你去附近有名的賭場玩二十一點,你會去嗎?

    多數人在情況一會選擇不去,但情況二卻選擇去,因為我們都把辛苦賺來的錢,和幸運贏來的錢歸類於不同的心理帳戶。但事實上,如果你是一個理性的人,不管錢是賺來的還是幸運贏來的,在這兩種情況下決策都應該一致才對,但事實上大部份人對於賺來的錢都小心翼翼不捨得花,但幸運贏來的錢卻毫不手軟。

    我自己同時想到人對於金錢使用的另一種不理性決策,通常人們都會說「既然有賺錢,那就應該好好犒賞自己,吃(穿)好一點」,在賺了錢之後以前覺得貴的餐廳、衣服瞬間都變的沒什麼、捨得花了,事實上如果理性思考,一件東西的價格根本不應該因為你收入的改變而有所影響,因為東西本身仍然是沒變,對於購買與否的決策也不應該是自己目前收入多寡(除了買不起的狀況外)。

    除了日常生活的決策,書裡更引入一些經濟學、行為財務學的基本概念,包括「沉沒成本」、「過度自信」以及行為財務學的始祖理論「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在原始論文裡,展望理論也是用與作者在本書呈現給讀者的情境模式,說明人們的風險態度在不同情況下會有所改變,在有獲得(金錢)的情況下,人們會採取風險趨避的態度,放棄可能更高的所得換取固定所得,而在面臨有損失(金錢)的狀況,人們就會想要冒險一試(風險愛好),賭一下看能不能把損失極小,但付出的代價是有一定的機會面臨有更大的損失。展望理論所要描述的重點是一般人會以一個參照點來判斷得失,這也是為什麼在剛才的情境裡一般人不會依據期望值來看最終總財富的變化,而是單就(這個情境會造成)得到或損失來決定自己的風險態度。書裡作者把展望理論再擴展到商業決策上,如果對經理人設定的目標利潤越高,經理人就越有可能去冒險以其達到超乎自己能力的利潤,反之,則經理人會越保守謹慎,因為目標已在可期範圍,怕一不小心反而會失去近在眼前的目標利潤。

    雖然以前已經涉獵關於展望理論的東西,但我自己並沒有想到這方面的延伸,覺得挺有趣。在財務上最容易聯想到的例子莫過於當股票大過於自己購買價格便急急忙忙賣掉,損失後面更大的上漲幅度,而當股票下跌時卻不肯賣掉,想著可能回能回漲就不會有虧損,不知不覺就慘賠一屁股,這些都是人性,不論是誰都很難克服人性的弱點,所以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以不變應萬變─放棄選擇入場時機(forget about market timing)。

    得與失不過是一種基準點下的比較,有時候只是主觀心理的作用罷了,對此,作者引用了展望理論裡一個有趣的例子:
    1.你是一個城市的市長,整個城市即將爆發一場疾病預計奪走600人的生命,現在有兩種救援計畫可選擇:
    A計畫: 肯定有200人獲救
    B計畫: 1/3機率600人獲救、2/3機率無人獲救

    2. 同上,但計畫變成
    A計畫: 肯定有400人死亡
    B計畫: 1/3機率不會有人死亡、2/3的機率有600人死
    大部份的人在1中選A計畫、2選B計畫,但事實上仔細一看1和2的描述完全相同,只不過是語句變了一下,把死亡改成獲救,聽起來感覺就差很多。這讓人聯想到一個古老的中國寓言,一杯水在和尚眼裡看是七分滿,在師父眼裡看還有三分不足,這個故事告訴人不要太過於自滿,但是異曲同工之妙的表達出對事情換個角度看,一切就會變的很不同。古寓言告誡人們要正面思考,但我認為,展望理論展現的是要「全方位思考」正面反面都要想到,不要一味的以感覺牽著走,對投資、對事情的考慮才能夠周詳而全面。

    To be continued...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